(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25日電)「這是龍頭蝦身魚嗎?」台東成功鎮漁民在外海垂釣深海魚,意外釣到2尾頭像龍、身像蝦的怪魚;中研院魚類專家林沛立鑑定,確認是台灣首次發現的鋸棘紅魴(魚弗)。 W+ p3 A6 J4 h3 S, o) J* \
. Q3 O* k4 T& a, G# N5 N
台東縣成功鎮魚販林振發日前在成功漁港批發魚貨時,買了2尾從未見過的怪魚,全身鮮紅,頭像龍、身像蝦,頭大身小,魚身有硬殼;他很好奇拿回去做標本,並將照片po上網,讓大家幫怪魚取名。
2 i3 r' o, t' S( E 林振發自己將怪魚取名為「龍頭蝦身」,他說,怪魚是漁民在外海垂釣深海魚類時釣到的,因長相奇怪,將牠拿到魚市拍賣,結果沒人要買,他以新台幣300元買下這2條魚。
6 N$ W6 ~3 x: O* }, | 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江偉全今天前往林振發家中了解,並將照片傳到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鑑定,魚類分類學專家林沛立確認是全台首次發現的鋸棘紅魴(魚弗)。
8 E) T" ?& Y+ C# g% h) ?/ L. \0 G8 s 林沛立說,這種魚生活在200、300公尺深的海底,不會遊泳,只能在沙底蠕動,因為外殼很硬,沒有經濟價值,漁民捉到了通常會丟掉,因此市面上很少見;日本有發現紀錄,中研院會將其中一尾魚做成標本收藏。
9 P0 w8 X5 u' g2 l) q8 j; A4 J- S: v+ A; m- T9 `6 X
: H" q8 k$ e9 w" u; v
5 Z! @2 @9 a6 K2 y, [8 E% c. o
「龍頭蝦身」怪魚 鋸棘紅魴鮄台灣首見1 |. O0 c3 ]: G2 H, J9 Q
, z1 A$ q0 J9 K0 u/ ^- p
, n" h9 R: e" o2 o2 [6 Q海洋世界無奇不有,鋸棘紅魴應該是底棲性魚類,4 z d7 x+ i- s6 L$ C
生活在沙底靠緩慢"游動"覓食,所以稱為"蠕動"不會游泳!
* G- T- U0 p0 ~3 Q, v$ L. W鋸棘紅魴像極了稱為垃圾魚的淡水琵琶鼠,毫無經濟價值。 |